四川火锅由来你知道吗,不能看了,再看要流口

阅读  ·  发布日期 2018-08-27 18:53  · 
作为一个地道的四川人,火锅是我们离不开的美食,虽然不能说顿顿都吃,但是每次个朋友一起下馆子,火锅都是最佳选择之一,在四川,吃火锅不分季节,没有所谓夏天那么热就不吃太热太辣的,不管春夏秋冬,一年四季,各大火锅店的生意都会爆好,在四川,你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,在晚上六七点饭店的时候,在很多火锅店门口坐着一大群人,三五成群的在那坐着,他们坐着干什么呢,不去吃饭坐在门口干啥,没错!!他们是在排队!要等着里面的人吃完了才能进去吃!对于四川人来说这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,反正小编最长的一次是从下午5点钟开始排队,足足等到了7点过将就8点钟的样子才吃上那顿火锅!这不是个例,在四川火锅店就是有那么火热!

四川火锅的历史是怎么来的呢!相信大家吃了那么多年的火锅,了解的人肯定不多,当时,长江边上的船工们跑船常宿于小米滩(小米滩在当时是四川境内长江边上的一个很适中的码头)。停船即生火做饭驱寒,船工们吃后,美不可言(在他们心中),就这样一传十,十传百,在长江边各码头传开了。这种食俗沿袭而下,传至重庆后,就又有一番变革了。当时一些苦力("棒棒")见到这种吃法后,就跑到杀牛场捡一些被人丢掉的牛内脏到长江里洗净,切成小块,和船工们一起吃。大家都觉得非常美味,又能填饱肚子,又能驱寒。再后来就有人干脆用一挑(两个)箩筐,一头放些牛杂(以毛肚为主)、小菜,一头放一泥炉子,用一口分了格的"大洋铁盆"放在炉子上,盆内沸腾翻滚着一种又麻又辣又咸又香的卤汁,每天就在河边、桥头或走街串巷的叫卖。于是这些船工、苦力(棒棒)们也不再自己生火煮了,各人认定一格,即烫即吃!直至吃饱,还花费不了多少钱,既经济,又方便,又能增加热量。除了那些苦力外,来围着挑担子的吃的人也越来越多。直到民国二十三年,才有人把它搬进了小饭店,把这些担头移到桌上,泥炉依然,只是将分了格的铁盆换成了赤铜小锅,卤汁、蘸汁由食客自行配合,以求干净而适合众人的口味,慢慢地这种小饭店越开越多,慢慢的火锅就成为了大家非常爱吃的一道菜!

四川火锅是川共中的一咱独特风味,独树一帜,享誉海内外,火锅古已有之,近代其制作工艺逐渐发展,四川火锅用牛骨汤、固体牛油、豆瓣、辣椒、花椒等多种原料、调料配制汤汁。煮沸后,即可阄洗净的毛肚、鱼片、鳝鱼片、鸭血等放入锅中烫食。烫熟的共,入香油碟子,边蘸边吃,吃起来有麻、辣、烫、鲜、嫩、脆的特点。早期的火锅戏烫毛肚为主,后来发展为烫食各种荤、素菜。最初多在寒冬腊月吃,现在人们一年四季都爱吃。而且火锅品种繁多,有红锅、白锅、鸳鸯锅,有排骨火锅、肥肠火锅、酸菜火锅,有火锅鸡、火锅鸭、火锅兔等。四川人多爱吃火锅,并以此为待客佳肴。

看到这里有没有强烈想吃火锅的欲望!马上夏天一过就要进入冬天啦,要开始储存能量啦!每次吃了火锅上火,身上有味道!吃饭前换一套衣服,吃完换一套衣服!风苼记藏茶火锅,好吃不上火!吃完身上没味道!